学生工作
 学生组织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三下乡 | 立足实践,感悟青春——“暖信向阳”志愿服务队心得感悟(四)
2025-07-29 17:22   审核人:

刘世源

六月末的风带着麦收后的余温,我和团队成员踏上了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郭滩镇鲁庙村的土地。在新星小学的三十天,从走访村落普及知识到和孩子们一同开展活动,每一刻都成了难忘的成长印记。

走遍村落,把知识送到家门口

初到鲁庙村,我们便开启了为期一周的走访工作。37个村落像散落在田野间的珍珠,我们挨个儿穿行其间,将“防诈骗”“防溺水”“反邪教”的知识送到村民手中。在田埂上和老农聊防范电信诈骗的妙招,在村口给孩子们演示溺水自救的动作,在敬老院帮老人打扫房间、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这些看似琐碎的瞬间,让我真切感受到“三下乡”的意义——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真诚对话。

校园里的欢声笑语:活动中的心灵碰撞

走访结束后,我们的重心转移到校园活动中。手工活动同学们精美的作品,能看出他们在很用心的做这件事;和同学们下五子棋,看着他们苦苦思考的样子,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趣味运动会”上,羽毛球在空中划出轻快的弧线,跳绳的孩子们脚边像开出了小花,篮球场上的欢呼声震得篮球架都在晃。看着孩子们奔跑跳跃的身影,我忽然懂得,陪伴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更让我触动的是心理健康活动。“情绪小侦探”里,孩子们认真地给喜怒哀乐的表情涂色;“情绪垃圾桶”旁,有人悄悄写下“想爸爸妈妈”然后揉成纸团丢进去;“谁是卧底”的笑声里,内向的孩子也慢慢打开了话匣子;“故事接龙画”中,他们用画笔串联起天马行空的想象。这些活动像一把钥匙,让我看到了乡村孩子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

1A4BF

期间,难免会遇到小插曲。两个学生因为抢跳绳吵了起来,脸红脖子粗地互不相让。我没有直接评判对错,而是让他们分别说说自己的感受,再想想对方为什么会生气。没想到没过十分钟,两个小家伙就手拉手来找我,说要一起给跳绳编个新玩法。这件事让我明白,解决矛盾的过程,其实也是教会他们理解与包容的过程。

19EA7

三十天的收获:不止于“实践”二字

回望这一个月,我收获的远不止“完成实践任务”这么简单。在和村民的交流中,我学会了用最朴实的语言讲清道理;在组织活动时,我懂得了如何根据孩子们的特点调整方案;在团队协作里,我体会到分工与包容的重要性。鲁庙村的星空、新星小学的铃声、孩子们的笑脸,都成了我青春里最珍贵的收藏。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三下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用脚去丈量土地,用心去感受生活。未来无论走到哪里,这段在鲁庙村的时光,都会提醒我:真正的成长,永远发生在和世界真诚连接的路上。

李元超

这个夏天,我跟随郑州科技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信息工程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暖信向阳”志愿服务队,赴南阳唐河县郭滩镇鲁庙新星小学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短短几周,我们用脚步丈量乡村的温度,用双手传递青年的力量,用一场场贴近生活的活动,把“服务”二字写进了郭滩镇的街巷与田野。

一、从“防诈骗”到“反邪教”:

把安全知识送到家门口

7月初,我们分组深入郭滩镇村落,用方言向村民讲解“免费体检卖奶粉”等真实诈骗案例,让反诈宣传更“接地气”。在曲洼村反邪教宣传时,一位老奶奶拉着我的手说:“你们讲得清楚,我听得明白。”这让我真切感受到,青年的点滴努力也能在乡村激起涟漪。

1828C

二、从“关帝庙”到“抗日纪念馆”:

在文化根脉中汲取力量

7月中旬,我们参观长秋村关帝庙,聆听关羽忠义精神及其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触摸中华文明的厚重。次日探访唐河曲氏宗祠抗日纪念馆,墙上的照片和展柜旧物无声诉说着历史。这让我深刻明白:文化自信源于脚下土地,青年要做历史的传承者、建设者。

9AB37

三、从“垃圾分类”到“节约用水”:

让绿色理念生根发芽

我们在小学周边村庄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用简单语言让孩子们理解环保。他们主动回家拿来垃圾袋现场分类,点亮了我们的希望。在“节水讨论会”上,孩子们分享“淘米水浇花”等妙招,让我意识到环保在于日复一日的坚持。

四、从“心理健康”到“趣味运动会”:

让笑声成为最好的教育

为了让留守儿童敞开心扉,我们在小学组织心理健康主题活动。“老鹰捉小鸡”、“123木头人”等朴素游戏中,孩子们尽情奔跑欢笑,汗水混着泥土,眼里闪着光。我们又组织了课间趣味运动会。跳绳、篮球、投沙包……每一个项目都引来阵阵欢呼。志愿者们和孩子们在操场上并肩奔跑,汗水浸湿了衣服,却换来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体会到,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更在于用陪伴点燃希望。

C22A0

五、从“家访”到“街道清扫”:

把温暖送到最细微处

在教学的日子,我们时不时对学生进行家访。狭窄院落、斑驳墙壁挡不住家长的热情,他们拉着我们的手连声道谢,让我感受到教育温度始于“走进家庭”。下旬的街道清扫中,我们弯腰清理,汗水流淌。村民的赞许让我明白劳动教育是吃苦耐劳的行动。

1C8B0

结语:青春在田野间闪光

三下乡的每一天,我们都在用行动回答一个问题:大学生能为乡村做什么?答案是: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一次次真诚的陪伴、一场场贴近生活的活动、一句句耐心的讲解。我们用脚步丈量乡村的每一寸土地,用双手传递青年的每一份热情。

在郭滩镇的日子,我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学会了把“我”变成“我们”。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知道,这段经历早已在心底种下一粒种子——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记得,青春最好的模样,是在时代的大潮中,与人民同行,与土地共振。

张圆祯

唐河县三十天的三下乡,十四人团队的足迹,在我大学生涯刻下深深印记。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服务乡亲,让我对责任与成长有了真切领悟。

1F166

防溺水宣传,扎羊角辫的小雨抄下自救口诀,给救生圈画满彩虹。她踮脚展示时,红绸带扫过我手,让我懂了安全守护是住进孩子心里的色彩。

去刘庄幸福大院,李爷爷在葡萄架下磨镰刀。我们讲电器安全,王奶奶把 “插座进水要断电” 记在日历上。张奶奶翻出旧相册:“他当年也像你们爱帮人。” 阳光落她银发上,让我明白陪伴是记住岁月故事。

家访明珠家,她趴在炕桌写作业,墙上 “三好学生” 奖状虽卷边却整齐。妈妈端来绿豆汤:“没像样书桌,委屈孩子了。” 爸爸说:“她放学回来就写作业,还会额外给自己加任务,一直写到到天黑,说要成为你们这样的人。” 临走,明珠把彩虹救生圈画贴在门框。

19126

反诈宣讲,村头老槐树下,张叔叔说儿媳妇差点被骗。我们教他下反诈 APP,了解,弄清诈骗套路,看他把宣传单贴在院墙上。次日见邻居围着讨论,他当起 “讲解员”,为左邻右舍答疑解惑,如同侍弄庄稼般上心,脸上充满自豪的神情。

反邪教宣传,带了邻村案例视频。李奶奶看后抹泪:“前几年差点交了养老钱。” 我们用俗语拆歪理,她紧攥我手:“你们讲实在理!” 后来老人总问:“今天还讲骗人把戏不?”

助农时,摘西瓜沾清甜,采金银花留药香,让我们看见劳动价值。

趣味运动会上,跳绳尘土混笑声,小王打球最好,获得了第一。我们分发文具,铅笔盒映着孩子亮眼睛。

1D706

三十天,团队从争挑重活到深夜复盘,从进村宣传到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拧成一股绳,用出十分力。

离村时,小雨举信纸追来,李爷爷拄杖眺望。队服上的瓜汁印像小黄花 —— 实践不是口号,是让青春热忱落土地。认真做事,能在人心里种光,这微光终将燎原。

黄康鑫

七月的风裹挟着麦香,我随郑州科技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信息工程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暖信向阳”志愿服务队,在南阳唐河县郭滩镇鲁庙双语学校生活的日子,成了记忆里最温润的注脚。那些与孩子们相伴的朝夕,藏着比夏日阳光更炽热的成长。

C04E7

心理健康活动上,我们没有讲深奥的道理,只是铺开画纸,让孩子们用色彩倾诉心事,用兴趣爱好打开孩子们的心门。此次三下乡让我明白,原来陪伴本身,就是最柔软的疗愈。离别时,我会为不舍孩子们而流下眼泪……

1EDEA

爱国主义教育并非生硬的宣讲。我们带着孩子们读红色家书,看老照片里的故事,带着孩子们朗诵《少年中国说》,当讲到先烈们为家国奋斗的片段,后排总爱调皮的男孩突然举手:“老师,我长大也要保护大家,参军保卫国家,保卫人民。”童声里的认真,让我看见信仰在代际间流转的力量。

19439

劳动教育课在校园展开。打扫卫生时,孩子们的额角渗着汗珠,袖口沾了灰尘,手里的抹布被擦得灰扑扑,却举着光亮的窗台、整洁的走廊互相“炫耀”。有个孩子蹲在花坛边,细心地捡起角落里的碎纸屑,夏天的淡淡花香混着汗水的微咸,却比任何香气都让人安心——那是劳动带来的清爽。

1C8B0

敬老助农的日子里,我们走进村里的孤寡老人家中和村庄幸福大院。帮老人打扫院子,和老人聊天解闷,关心老人的生活,给老人带来关心与温暖。田埂上帮农户除草,大家的笑声惊飞了枝头的麻雀,而农户大叔的感谢,甜得直抵心底,让我们觉得我们做的事意义何在!这些细碎的温暖,让“暖信向阳”四字有了具象的模样。

13D62

离别那天,孩子们把亲手做的手工塞进我们手里,手工手艺略显稚嫩,但我心五味杂陈不知何意言表,酸涩至极。车窗外,送别的学生身影渐渐变小,却在我心里刻下深深的印记:所谓“三下乡”,从来不是我们单向给予什么,而是在孩子们的眼睛里,重新看见纯粹的热爱;在乡土的褶皱里,读懂责任的重量。这个夏天,我们播撒的或许只是微光,但那些被照亮的瞬间,早已成了彼此生命里不灭的星辰。

图/文:信息工程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

审核:海涵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