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学生组织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工程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劳动教育主题辩论赛决赛圆满成功
2025-06-10 17:25 信息工程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  审核人:

当晨光洒向教室,当双手触碰生活,“劳动”二字从未远离我们的成长。但你是否想过:在知识学习与实践体验的交织中,劳动教育该以何种姿态融入青春?2025年6月10日,信息工程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于综合楼北楼404教室举办劳动教育主题辩论赛决赛,一场聚焦“开展劳动教育有/没有必要”的辩论赛拉开帷幕,正方与反方以唇舌为刃,以思想为灯,解锁关于“劳动教育”的深层思考。

立论:聚焦核心交锋

比赛伊始,正方一辩掷地有声,他们叩问:劳动教育是“知行合一”的必修课。从扫地擦窗的日常家务,到田间地头的实践体验,它教会我们用双手丈量世界,在汗水中懂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劳动即教育”,脱离劳动的成长,终将沦为纸上谈兵的空想。反方一辩立足当下,他们反问:在学业压力与多元发展的平衡中,劳动教育是否会挤占核心素养培养的时间?当人工智能正替代部分体力劳动,传统劳动教育的内容是否已“过时”?比起“动手实践”,青少年是否更需要聚焦“脑力创新”?他们抛出的,是对教育效率、时代适配性的深度思考。

72645

驳论:深化思辨维度

在攻辩及自由辩论环节,气氛达到了高潮,但正方始终坚信:劳动教育的意义远超“技能培养”。它是对“好逸恶劳”的无声反驳,是对“尊重劳动者”的生动践行。当青少年在整理书桌中学会规划,在团队劳动中懂得协作,这些被汗水浸润的成长,终将内化为面对人生的底气——毕竟,能把一件小事做好的人,更懂得“责任”为何物。反方则进一步提出质疑:教育的目标是“因材施教”,而非“统一标配”。是否每个孩子都需要通过“劳动”获得成长?当社会分工日益细化,“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价值早已平等,强行开展劳动教育,是否会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

6A6C7

赛后:超越输赢的思考

这场辩论,不止于“输赢”,从“劳动教育的边界”到“教育目标的本质”,从“个体成长”到“社会需求”,每一次立论都是对劳动价值的拆解,每一轮驳辩都是对教育初心的叩问。于选手,当他们为“该不该”据理力争时,早已在思考中完成了对“劳动与人生”的首次深度对话。于老师,如何让劳动教育不流于形式,真正融入育人体系成为了一大难题。

评委点睛:肯定与启发

比赛结束后,评委老师们依次进行点评:正方紧扣教育本质,结合学生生活实例与国家育人导向,论证劳动教育对个体价值观塑造、动手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立意深远且贴近现实;反方则另辟蹊径,聚焦“劳动教育形式是否科学”“学生课业负担是否加重”等现实考量,通过“效率与时间分配”“教育资源适配性”等角度提出质疑,引发对劳动教育落地路径的深度思考,思辨意识亮眼。同时评委老师们对辩手们的辩论技巧和知识储备给予充分肯定。

69780

尾声:实践定义答案

辩论的意义,在于照亮多元视角下的真相。在这场关于“该不该”的交锋中,我们得以重新审视劳动精神的本质:它并非对辛劳的盲目颂扬,而是对创造价值的由衷尊重;也非形式的机械重复,而是对内在意义的深刻认同。

“开展劳动教育是否必要?”——答案不在唇枪舌剑的胜负间,而在躬身实践的探索中。信息工程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将以此次辩论为新起点,持续深耕劳动教育新路径,让劳动精神真正内化为学子成长路上的不竭动力。

74D08

图/文:信息工程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

审核:海涵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