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辅修学位招生

什么是辅修学位:
辅修学士学位是指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在保证完成主修专业学业任务的同时,根据学校相关规定,经本人自愿申请、学校审核同意,跨本科专业大类辅修另一本科专业学位课程,达到授予学位标准,获得辅修本科专业对应学科门类的学士学位。
为什么要修辅修学位:
1.辅修学位会增加就业竞争力
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大,普通高校毕业的本科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已经没有明显优势,加上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许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都比较谨慎。
辅修学位可以增加毕业生自身的竞争力,同时让企业相信你可以“独当两面”也会增加你拿到offer的机会,争取高薪。
2.辅修学位有助于自身职业生涯发展
纵观国内外大小企业,其高层管理者无不是知识面宽、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而辅修学位就是培养这种人才的方式。经济学背景,加上自身专业,有助于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更加迅速地得到提升,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同时,辅修学位也为将来考验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方向。

为什么现在学:
大学里学习机会成本低,学习效率高。在大学里辅修学位,花费同样的四年,同样的生活费用,学习两个专业的知识,机会成本非常低。如果毕业之后再学,不仅学费生活费都更加昂贵,重要的是要再花费几年宝贵的时间。而且在大学里没有工作的直接压力,没有养家糊口的责任和复杂人际关系来分神,学习更加专注更有效率。
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辅修)专业:
一、专业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郑州科技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第一批设置的本科专业、第一批设置辅修学位的专业之一,河南省重点学科,河南省一流专业、河南省品牌专业、河南省特色专业、郑州市急特需专业、郑州市重点专业以及郑州市示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团队为郑州科技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第一批优秀教学团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团队荣获郑州市技术技能名师工作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为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依托本专业实验室建成了郑州市视觉大数据处理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和河南省视觉大数据处理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程序设计基础》和《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河南省一流课程、《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为郑州科技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一流课程,《软件工程》课程为郑州科技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精品在线共享课、专创融合示范课、研究性示范课;《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课程为郑州科技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校级精品课程。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企事业单位、服务行业等部门从事计算机维护、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应用、网络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三、主干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计算机组装与维修、web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PHP程序设计、软件测试技术等。
四、师资情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历和学缘结构合理,其中中、高级职称占7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97%,具有双师素质教师占70%。其中多人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民办教育系统模范教师四人,郑州科技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
师资情况

张德贤,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科技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信息工程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院长,曾任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院长(2001.5-2019.7)。1982年毕业于郑州工业大学并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郑州工业大学并获硕士学位,于1989-1990年赴日本九州工业大学研修,199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粮油学会信息与自动化分会副会长、河南省软件服务业协会常务理事,河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河南省重点学科带头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基金获得者,面向粮食行业的信息技术研究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主要负责人,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负责人,粮食信息处理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河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目前主要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出版著作3部,完成和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等科技成果奖8项,其中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杨昆,信息工程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副院长,毕业于空军工程大学,在部队锻炼二十余年,转业于空军航空大学。历任电子师,电子队长,质量控制师,学员队长,教务参谋,教员等职务。自任职于郑州科技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以来,积极主动、独立性强、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待人真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能力强,吃苦耐劳,勇于挑战新事物,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

李志伟,中共党员,副教授,信息工程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主任。于2007年毕业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7年8月就职于郑州科技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郑州科技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信息工程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党委委员,《软件工程》、《操作系统》等课程主教教师。工作以来,兢兢业业、曾先后荣获河南省模范教师、河南省文明教师、郑州科技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优秀教师、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教育部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先进组织个人、最佳指导教师、全国软件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并获奖2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市级以上课题17项,指导结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项,郑州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五项。在学生培养方面颇有建树。

刘筠筠,硕士研究生,副教授。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研室主任。主讲“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2021年获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先后参与完成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主持参与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6项,参与河南省科技厅项目3项、郑州市科技局项目4项;主持参与省、市社科联项目4项;主编参编教材3部,发表中文核心论文4篇、EI检索论文3篇、CN论文9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

牛丹丹,副教授。主讲《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信号与信息系统》等课程。2015年度 “优秀教师”。主持课题获结项1项,参与课题获结项6项,发表科研论文5篇,主参编教材2部。

容强,硕士,副教授职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向)。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E20-0012177M)。专业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网络信息安全、嵌入式技术。主要教授课程: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分析、网络安全技术、计算机导论等。
五、联系电话
李志伟—电话:19903718010 综合楼西楼307
杨昆 —电话:15639611995 综合楼北楼206
图/文:信息工程开元平台(中国)科技公司
审核:海涵钰